21书城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5章(第1页)

显然,苏辙的《六国论》主要着眼于政策与策略,虽然也算切中肯綮,却未能抓住事情的根本。

贾谊的《过秦论》则其实并未回答六国灭亡的原因。

六国灭秦,固然是&ot;形不利,势不便&ot;;秦灭六国,难道就&ot;形利势便&ot;了?既然大家都不方便,怎么就不能谁也不灭谁,相安无事呢?至于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,虽然讲得有道理,却也同时有问题。

秦王朝不得人心,是确实的。

六国不爱其人,也可能有证据。

但六国之亡,并非亡于国人,而是亡于秦人。

难道秦王在夺取天下之前是仁爱人民的,当了皇帝以后就不爱了?事实上,正如我们后面将要讲到的,秦,老早就是&ot;暴秦&ot;了,只不过变成帝国以后变本加厉而已。

然而不爱人民的秦,却战胜了同样不爱人民的六国,这就一定另有原因。

最有见地的还是柳宗元的《封建论》,因为只有这篇文章才谈到了最根本的东西---制度。

柳宗元认为,周之亡,错在制度(失在于制),不在施政(不在于政)。

从西周到东周,诸侯们骄奢y逸(骄盈),贪财腐化(黩货),穷兵黩武(事戎),政局动荡的国家多(乱国多),政治清明的国家少(理国寡),珍惜土地爱护人民的,百里不能挑一(私土子人者,百不有一)。

这是他们那个制度决定的。

相反,秦之亡,则错在施政(失在于政),不在制度(不在于制)。

明明有治国之策,却不实行;有治国之人,却不委任;只知道滥施酷刑强派苦役,弄得万人侧目,民怨沸腾,岂有不亡之理?

这倒是很在理。

毕竟,政策和策略事在人为,制度却更为根本,难怪毛泽东要建议大家&ot;熟读唐人封建论&ot;(也就是柳宗元这篇文章)了。

据此,则秦最终夺取了天下,便只能归结为秦国有着当时最管用的制度(是&ot;最管用&ot;,不等于&ot;最好&ot;)。

而且,这个&ot;最管用的制度&ot;,还应该是在它王国时期开始形成的。

唯其如此,它才成为了帝国的缔造者。

秦能够成为新制度的创造者,倒也不足为奇。

无论在&ot;春秋五霸&ot;中,还是在&ot;战国七雄&ot;中,秦都是历史最短也最没文化的一个。

最有文化的可能是齐和楚,此外鲁、宋、吴、越也不差。

齐有韶乐,楚有辞章,鲁有鲁缟,吴有吴刀,这些都令人叹为观止。

孔子在齐国听了《韶乐》,不是&ot;三月不知肉味&ot;吗?&ot;虽楚有材&ot;的说法,不是《左传》和《国语》里面就有了吗?事实上先秦文化名人的&ot;国籍&ot;,不是齐、鲁(管、晏、孔、孟),就是楚、宋(老、屈、墨、庄),要不就是赵(荀况)、魏(杨朱)、韩(韩非)。

就连与秦关系最深、帮了秦人大忙的商鞅和吕不韦,也是卫国人。

秦自己则乏善可陈,一个文化名人也没贡献过。

不过,创造一种新的政治制度,倒未必一定要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累,没有也许更好,反倒更能创新和务实(如美国)。

秦没有历史和文化的负担,它就后来居上了。

那么,秦人创立了一种什么样的制度,他们的制度中又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呢?为了弄清这些问题,我们不妨来到胜利之后的秦,来到大秦王朝的建国之初,看看在那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。

第一章天下一统二制度之争

根据《史记。

秦始皇本纪》的记载,公元前221年即新王朝建立那年,秦政权的最高领导层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,一是定名号,二是定制度。

这两个问题,一个关乎&ot;名&ot;,一个关乎&ot;实&ot;,但都关乎国体和政体。

事实上,嬴政之所以要征求意见,就因为刚刚兼并了天下的秦国统治集团,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:是延续周人建立的旧制度,还是坚持自己的新制度,甚至创建一个更新的制度?这对于新生的帝国来说,真可谓&ot;生死抉择&ot;。

第一个问题很顺利地就得到了解决。

秦王嬴政以其成功为&ot;上古以来未尝有,五帝所不及&ot;,便从&ot;三皇五帝&ot;中各取一字,号曰皇帝。

同时废除了谥号,自称&ot;始皇帝&ot;。

谥(shì)号,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死了以后盖棺论定的称号,带有总体评价和历史结论的意思。
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星际之军医传奇

星际之军医传奇

戈轩在无尽的星空中,几经从零开始,创立自己的事业,在各方星战中纵横捭阖,在多种修炼体系中脱颖而出,成为星空的主宰本书QQ群20062438(已满)23598642(新开)附注作者出版发行且完本的作品无赖折花(全二十册)磁爆传说(全十八册)...

花开满地伤

花开满地伤

新婚前夕,姐姐离奇失踪,她被迫嫁给了准姐夫。男人索求无度,没日没夜抵死缠绵,又冷酷无情,亲手把她按在手术台上,逼她堕胎。她心灰意冷的逃走,他掘地三尺也要逮到她,你生是我的人,死是我的鬼。...

圣武天下

圣武天下

小爷方便的时候居然遭雷劈了,我的个吗啊,太可怕了。罗风一边提着裤子一边朝丁古城的大广场跑去。想到刚刚发生的事情罗风就一阵毛骨悚然。那天罗风参加丁古武学院举行的新生入学选拔赛,开赛之前忽然感到一阵尿急,便偷偷摸摸的闪到一个街角方便。不想刚解开裤子就看到一束红色光芒自天而降,把罗风劈倒在地,四肢抽搐,口吐白沫不是说只有混世魔王这种人神共愤的人物才会遭雷劈么?如今小爷才十四岁,不至于就引起人神共愤吧?麻痹的,要是因为这个错过了比赛,裁判肯定会当众说我胆小如鼠不守信用品德败坏临阵退缩,并且剥夺我进入丁古武学院的资格。以后还叫小爷怎么在丁古城混啊。罗风边跑边骂。...

明末之力挽狂澜

明末之力挽狂澜

崇祯五年,天灾频频,吏治败坏,乱军四起,民不聊生,塞外皇太极鹰视狼顾,西北李自成虎视眈眈,关宁吴三桂暗怀鬼胎,崇祯皇帝志大才疏,无力回天,华夏江山风雨飘摇,历史轨迹中,十余年后,南明陆沉,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,留发不留头,留头不留发!宁与友邦,不与家奴!这时,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,来到这个世上,他,展开...

万历1592

万历1592

这世上有太多的未解也注定无法解开的谜团,比如萧如薰就不知道为何自己能从末世回到五百年前的大明朝。万历二十年,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距离神州沦陷还有一个甲子,挽回一切的最后机遇就在眼前。征西北,征朝鲜,征蒙古,万历三大征,成就绝无仅有的大明战神。然后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